孩子近視了,家長常進入的幾大誤區!
發布時間:2019-01-13
近視眼在兒童群體中成為了常見現象,許多孩子小小年紀就戴上了眼鏡,當孩子出現近視是家長是怎樣做的呢?家長們往往因為對近視,配鏡不夠了解而進入誤區。
誤區一:孩子視力差就是近視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視力下降就是近視了,其實并不然,視力偏低也分為兩種:生理性和病理性。所謂生理性的視力偏低就是小孩的眼睛發育相對慢了一點,但不是很嚴重。病理性的視力偏低就是眼睛可能有器質性的病變。導致視力差的原因有很多,不單單是近視的問題,相反,學齡前兒童的視力差95%都不是近視而是遠視和散光造成。所以家長們發現孩子視力下降時應第一時間帶孩子到專業眼科醫院進行檢查。
誤區二:真假近視分不清
所謂“假性近視”,就是由于眼睛過度疲勞而引起的視力下降,可能近期用眼太多引起短暫性視力下降,散瞳驗光以后,表現出的屈光狀態是輕度的遠視,或者沒有近視,就是一個完全正常的屈光狀態。很多家長在眼鏡店不經散瞳驗光就給孩子配眼鏡,讓假性近視變真性近視。
誤區三:不戴眼鏡,近視度數就不會升
有的家長抱著“一旦戴眼鏡近視會越來越深,眼鏡就永遠摘不下來了”的錯誤觀念,堅持不給孩子配眼鏡。其實眼鏡只是近視的矯正工具,通過配戴眼鏡可以使眼睛更舒服的看清視物,并不會進一步加深度數,合適度數的眼鏡還能有效防止近視度數的加深。視力的下降多半與用眼習慣、衛生等方面的原因有關。若是患了近視,而不佩戴眼鏡進行矯正,眼睛為了看清事物長時間處于緊繃狀態,反而會影響到視力。所以,近視配鏡一定要趁早。
誤區四:近視不是大問題,去眼鏡店配鏡就好
在發現孩子近視后,不少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帶孩子去眼鏡店配眼鏡。然而,大多數眼鏡店由于設備不完善,會直接省略掉雙眼視功能檢查環節。殊不知,這才是驗光配鏡的精髓。對于青少年兒童近視患者來說通過雙眼視功能檢查,找到孩子近視產生的真正原因,對視力發展狀況做準確預測,進而選擇合適的近視防控方案是至關重要的。
誤區五:眼鏡不需要一直戴著
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只需在聽課看黑板,或是寫字看書時佩戴眼鏡即可,平常生活中可以不戴。其實眼鏡需不需要一直戴著,主要取決于度數及視力,度數較高一般建議一直戴鏡,這樣能獲得較好的視覺質量,近視也會加深的慢一點;近視度數較低,可以看遠時戴鏡,如看黑板看電視,看近不用戴鏡;如果視力較差、兩邊度數相差較大也建議一直戴鏡。
誤區六:戴眼鏡后不必再復查
許多家長認為給孩子配好眼鏡后就萬事大吉了,不需要再去醫院做檢查了。這種做法是錯誤的。臨床實踐證明,經常讓戴眼鏡的孩子去醫院復查首先能明確孩子原有的視力是否有變化,其次能明確孩子原有的真性近視是否發展。因此,家長們在孩子戴上眼鏡后,應經常去醫院進行復查,每年至少應復查一次,這樣才能及時了解孩子的病情變化。